栖鸟于泉
成语名称:栖鸟于泉
成语拼音:qī niǎo yú quán
成语简拼:qnyq
成语意思:栖:栖息。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
成语出处:《南史·吴庆之传》:“若欲见吏,则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
反义词:任人唯贤
成语繁体:棲鳥於泉
感情色彩:贬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新发于硎
成语拼音:xīn fā yú xíng
成语简拼:xfyx
成语意思: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成语名称:无济于事
成语拼音:wú jì yú shì
成语简拼:wjys
成语意思: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成语名称:无补于世
成语拼音:wú bǔ yú shì
成语简拼:wbys
成语意思:世:时代。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上杜侍郎启》:“至于谐言短韵,无补于世,不当于齿牙间,使人传言。”
成语名称:无动于中
成语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简拼:wdyz
成语意思: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成语名称:无补于事
成语拼音:wú bǔ yú shì
成语简拼:wbys
成语意思: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成语名称:无补于时
成语拼音:wú bǔ yú shí
成语简拼:wbys
成语意思:时:时势。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答杜公书》:“今虽能涬然引去,无补于时,亦安是以为嘉事。”
成语名称:无动于衷
成语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简拼:wdyz
成语意思: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成语名称:易于拾遗
成语拼音:yì yú shí yí
成语简拼:yysy
成语意思: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新都袭汉,易于拾遗也。”
成语名称:易于反掌
成语拼音:yì yú fǎn zhǎng
成语简拼:yyfz
成语意思: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成语名称:明于治乱
成语拼音:míng yú zhì luàn
成语简拼:myzl
成语意思: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