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
成语名称:望门投止
成语拼音:wàng mén tóu zhǐ
成语简拼:wmtz
成语意思: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
成语例子: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望门投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近义词:急不择路 病急乱投医
成语繁体:望門投止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生僻
语法用法: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英文翻译:put up for the night at a door <ask for shelter at any house one happens upon>
成语故事: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张俭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官名,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一职。当时,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防东人。侯览家里的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和他的母亲。因为侯览整天在皇帝身边转,这封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是个奉迎拍马的小人,历来为张俭所不齿。朱并听说张俭告发了侯览,为了讨好侯览,便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规。侯览见后,立即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凶凶,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因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成语名称:施不望报
成语拼音:shī bù wàng bào
成语简拼:sbwb
成语意思:施:给予;报:报答。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轻财仗义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治传》:“迁偏将军。”裴松之注引《吴书》:“留意于宾客,轻财尚义,施不望报。”
成语名称:旁门外道
成语拼音:páng mén wai dào
成语简拼:pmwd
成语意思: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成语出处:《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成语名称:旁门邪道
成语拼音:páng mén xié dào
成语简拼:pmxd
成语意思: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
成语出处: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他就是想靠旁门邪道一举‘成名’。”
成语名称:旁门歪道
成语拼音:páng mén wāi dào
成语简拼:pmwd
成语意思:指不正经的东西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旁门左道
成语拼音:páng mén zuǒ dào
成语简拼:pmzd
成语意思: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成语名称:旁门小道
成语拼音:páng mén xiǎo dào
成语简拼:pmxd
成语意思: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卷:“苏溪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
成语名称:方便之门
成语拼音: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语简拼:fbzm
成语意思: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成语出处: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申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成语名称:时望所归
成语拼音:shí wàng suǒ guī
成语简拼:swsg
成语意思: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成语名称:明珠暗投
成语拼音:míng zhū àn tóu
成语简拼:mzàt
成语意思: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成语名称:明珠夜投
成语拼音:míng zhū yè tóu
成语简拼:mzyt
成语意思:投:抛掷,丢弃。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