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兵弃甲
成语名称:曳兵弃甲
成语拼音:yè bīng qì jiǎ
成语简拼:ybqj
成语意思: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近义词:丢盔弃甲
成语繁体:曳兵棄甲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战败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现代
成语名称:整甲缮兵
成语拼音:zhěng jiǎ shàn bīng
成语简拼:zjsb
成语意思:整顿甲胄,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
成语出处:《宋书·何承天传》:“斥候之郊,非耕牧之所;转战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保民全境,不出此途。”
成语名称:文搜丁甲
成语拼音:wén sōu dīng jiǎ
成语简拼:wsdj
成语意思: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成语名称:晋阳之甲
成语拼音:jìn yáng zhī jiǎ
成语简拼:jyzj
成语意思: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成语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成语名称:曳兵之计
成语拼音:yè bīng zhī jì
成语简拼:ybzj
成语意思:指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成语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
成语名称:曳尾泥涂
成语拼音:yè wěi ní tú
成语简拼:ywnt
成语意思:①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成语出处: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成语名称:曳裾王门
成语拼音:yè jū wáng mén
成语简拼:yjwm
成语意思: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成语出处: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成语名称:曳尾涂中
成语拼音:yè wěi tú zhōng
成语简拼:ywtz
成语意思: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成语名称:构怨连兵
成语拼音:gòu yuàn lián bīng
成语简拼:gylb
成语意思:构:结成;连兵:交战。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成语出处:《周书·杜杲传》:“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
成语名称:束戈卷甲
成语拼音:shù gē juàn jiǎ
成语简拼:sgjj
成语意思: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成语出处:《宋史·韩世忠传》:“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
成语名称:束兵秣马
成语拼音:shù bīng mò mǎ
成语简拼:sbmm
成语意思: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