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取豪夺
成语名称:暴取豪夺
成语拼音:bào qǔ háo duó
成语简拼:bqhd
成语意思: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成语出处:宋·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世矣。”
近义词:巧取豪夺
成语繁体:暴取豪奪
感情色彩:贬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抢劫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英文翻译:secure others' belongings by force <grab and keep>
成语谜面:抢劫
成语名称:斩关夺隘
成语拼音:zhǎn guān duó ài
成语简拼:zgdà
成语意思: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成语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成语名称:旗开取胜
成语拼音:qí kāi qǔ shèng
成语简拼:qkqs
成语意思: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80回:“虎旅醒醒士气盈,旗开取胜虏尘清。”
成语名称:敲骨取髓
成语拼音:qiāo gǔ qǔ suǐ
成语简拼:qgqs
成语意思: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斩将夺旗
成语拼音:zhǎn jiàng duó qí
成语简拼:zjdq
成语意思: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官腔类·八义记·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成语名称:断章取义
成语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简拼:dzqy
成语意思: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成语名称:断章取意
成语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简拼:dzqy
成语意思: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同“断章取义”。
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成语名称:无寇暴死
成语拼音:wu kou bào shi
成语简拼:wkbs
成语意思: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无理取闹
成语拼音:wú lǐ qǔ nào
成语简拼:wlqn
成语意思: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指故意捣乱。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成语名称:暴露无遗
成语拼音:bào lù wú yí
成语简拼:blwy
成语意思: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周恩来《评马歇尔离华声明》:“美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已原形毕露,蒋介石政府的卖国外交亦暴露无遗。”
成语名称:暴虎冯河
成语拼音:bào hǔ píng hé
成语简拼:bhph
成语意思: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