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望尘拜伏

成语名称:望尘拜伏

成语拼音:wàng chén bài fú

成语简拼:wcbf

成语意思: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成语出处:《北史·魏任城王云传》:“时高肇权重,天下之士望尘拜伏。”

成语例子:范文澜《引言》:“神秀所到之处,王公士庶望尘拜伏,每天受上万人的礼拜。”

近义词:望尘而拜

成语繁体:望塵拜伏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敬畏的神态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猜您喜欢

施不望报

成语名称:施不望报

成语拼音:shī bù wàng bào

成语简拼:sbwb

成语意思:施:给予;报:报答。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轻财仗义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治传》:“迁偏将军。”裴松之注引《吴书》:“留意于宾客,轻财尚义,施不望报。”

时望所归

成语名称:时望所归

成语拼音:shí wàng suǒ guī

成语简拼:swsg

成语意思: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昂首望天

成语名称:昂首望天

成语拼音:áng shǒu wàng tiān

成语简拼:áswt

成语意思: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成语出处: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昼伏夜游

成语名称:昼伏夜游

成语拼音:zhòu fú yè yóu

成语简拼:zfyy

成语意思:犹昼伏夜动。

成语出处:《隋书·高祖纪下》:“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昼伏夜动

成语名称:昼伏夜动

成语拼音:zhòu fú yè dòng

成语简拼:zfyd

成语意思:白天埋伏,夜晚活动。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昼伏夜行

成语名称:昼伏夜行

成语拼音:zhòu fú yè xíng

成语简拼:zfyx

成语意思: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望风扑影

成语名称:望风扑影

成语拼音:wàng fēng pū yǐng

成语简拼:wfpy

成语意思: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望峰息心

成语名称:望峰息心

成语拼音:wàng fēng xī xīn

成语简拼:wfxx

成语意思: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成语出处: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望其项背

成语名称:望其项背

成语拼音:wàng qí xiàng bèi

成语简拼:wqxb

成语意思: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成语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望岫息心

成语名称:望岫息心

成语拼音:wàng xiù xī xīn

成语简拼:wxxx

成语意思: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同“望峰息心”。

成语出处:《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