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安鸩毒
成语名称:晏安鸩毒
成语拼音: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简拼:yāzd
成语意思: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成语例子: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君子有所思行》:“晏安鸩毒,满盈所宜敬忌。”
近义词:宴安鸩毒
成语繁体:晏安鴆毒
感情色彩:贬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英文翻译:Living at leisure is like drinking poisoned wine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决定发兵救邢国。
成语名称:早朝晏罢
成语拼音:zǎo cháo yàn bà
成语简拼:zcyb
成语意思:很早上朝,很迟退朝。指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成语名称:早朝晏退
成语拼音:zǎo cháo yàn tuì
成语简拼:zcyt
成语意思:晏:迟,晚。指君主与群臣很早上朝处理政事,很晚才退朝。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太戊于是修先王之政,明养老之礼,早朝晏退,问疾吊丧。”
成语名称:晏安酖毒
成语拼音:yàn ān dān dú
成语简拼:yādd
成语意思: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晏然自若
成语拼音:yàn rán zì ruò
成语简拼:yrzr
成语意思: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成语名称:晏开之警
成语拼音:yàn kāi zhī jǐng
成语简拼:ykzj
成语意思:晏,晚也。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形容时世不安宁。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国传》:“令东扞鲜卑,北拒匈妈,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
成语名称:正襟安坐
成语拼音:zhèng jīn ān zuò
成语简拼:zjāz
成语意思: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昔贬涪州,过汉江,中流船几覆,举舟之人皆号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诚敬,已而船及岸。”
成语名称:步履安详
成语拼音:bù lǚ ān xiáng
成语简拼:blāx
成语意思: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成语出处:《小学·嘉言》:“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
成语名称:止渴饮鸩
成语拼音:zhǐ kě yǐn zhèn
成语简拼:zkyz
成语意思:鸩:毒酒。比喻只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成语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成语名称:毒魔狠怪
成语拼音:dú mó hěn guài
成语简拼:dmhg
成语意思: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成语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成语名称:毒蛇猛兽
成语拼音:dú shé měng shòu
成语简拼:dsms
成语意思: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成语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