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明目张胆

成语名称:明目张胆

成语拼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成语简拼:mmzd

成语意思: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成语例子:近日京师奔竞之风,是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做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百三回)

近义词:明火执杖

反义词:鬼鬼祟祟

成语繁体:明目張膽

感情色彩:贬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张,不能读作“zhànɡ”。

成语辨形:张,不能写作“仗”。

成语辨析:见“明火执仗”。

英文翻译:do evil things openly

成语谜面:大白天打劫

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遇见不合理的事情,当然不肯放过,哪里有时间考虑个人得失呢?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怎么可以庸庸碌碌,只顾着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猜您喜欢

旗帜鲜明

成语名称:旗帜鲜明

成语拼音:qí zhì xiān míng

成语简拼:qzxm

成语意思:本指军旗耀眼,军容整齐。现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

无明无夜

成语名称:无明无夜

成语拼音:wú míng wú yè

成语简拼:wmwy

成语意思:犹言不分昼夜。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所以一耽了这件的滋味,定是无明无夜,抛家失业,失魂落魄,忘飧废寝的。”

无明火起

成语名称:无明火起

成语拼音:wú míng huǒ qǐ

成语简拼:wmhq

成语意思:无明火:怒火。形容发怒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与君一把无明火,烧尽千愁万恨心。”

无明业火

成语名称:无明业火

成语拼音:wú míng yè huǒ

成语简拼:wmyh

成语意思:指怒火。

成语出处:金·马钰《满庭芳·赠赵雷二先生》词:“休起无明业火,更休思,名利相干。”

明光锃亮

成语名称:明光锃亮

成语拼音:míng guāng zèng liàng

成语简拼:mgzl

成语意思: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

成语出处:《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又站在一旁端详一会儿,确信自行车已经明光锃亮,纤尘不染,才古怪地嘘了一口长气。”

明珠暗投

成语名称:明珠暗投

成语拼音:míng zhū àn tóu

成语简拼:mzàt

成语意思: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明见万里

成语名称:明见万里

成语拼音: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语简拼:mjwl

成语意思: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融传》:“书妪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

明火执杖

成语名称:明火执杖

成语拼音: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语简拼:mhzz

成语意思: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明珠生蚌

成语名称:明珠生蚌

成语拼音:míng zhū shēng bàng

成语简拼:mzsb

成语意思: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

成语出处:《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暗箭明枪

成语名称:暗箭明枪

成语拼音:àn jiàn míng qiāng

成语简拼:àjmq

成语意思: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成语出处:《群英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