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日已三竿

成语名称:日已三竿

成语拼音:rì yǐ sān gān

成语简拼:rysg

成语意思: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同“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近义词:日上三竿 日出三竿

成语繁体:日已三竿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猜您喜欢

方寸已乱

成语名称:方寸已乱

成语拼音:fāng cùn yǐ luàn

成语简拼:fcyl

成语意思:心已经乱了。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方兴未已

成语名称:方兴未已

成语拼音:fāng xīng wèi yǐ

成语简拼:fxwy

成语意思: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成语出处:铁郎《二十世纪之湖南》:“世变茫茫,方兴未已。”

旌旗蔽日

成语名称:旌旗蔽日

成语拼音:jīng qí bì rì

成语简拼:jqbr

成语意思: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斩木揭竿

成语名称:斩木揭竿

成语拼音:zhǎn mù jiē gān

成语简拼:zmjg

成语意思: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日久年深

成语名称:日久年深

成语拼音:rì jiǔ nián shēn

成语简拼:rjns

成语意思:指日子长,时间久。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我这病,年深日久,数个良医,不曾医的好。”

日不我与

成语名称:日不我与

成语拼音:rì bù wǒ yǔ

成语简拼:rbwy

成语意思: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日旰忘餐

成语名称:日旰忘餐

成语拼音:rì gàn wàng cān

成语简拼:rgwc

成语意思: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成语出处:《后汉书·尹敏传》:“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日月无光

成语名称:日月无光

成语拼音:rì yuè wú guāng

成语简拼:rywg

成语意思: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所谓白日陆沉,日月无光,人鬼不能见也。”

日月合壁

成语名称:日月合壁

成语拼音:rì yuè hé bì

成语简拼:ryhb

成语意思: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成语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日积月累

成语名称:日积月累

成语拼音:rì jī yuè lěi

成语简拼:rjyl

成语意思: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日积月累,有了一大包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