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暮入地
成语名称:旦暮入地
成语拼音:dàn mù rù dì
成语简拼:dmrd
成语意思: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近义词:日暮西山
成语繁体:旦暮入地
感情色彩:贬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即将死亡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斯文委地
成语拼音:sī wén wěi dì
成语简拼:swwd
成语意思: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
成语名称:无人之地
成语拼音:wú rén zhī dì
成语简拼:wrzd
成语意思: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同“无人之境”。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为道,造作桥阁。”
成语名称:旦旦而伐
成语拼音:dàn dàn ér fá
成语简拼:ddéf
成语意思: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成语名称:旧地重游
成语拼音:jiù dì chóng yóu
成语简拼:jdcy
成语意思:重新来到曾经居住过或游览过的地方。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成语名称:无孔不入
成语拼音:wú kǒng bù rù
成语简拼:wkbr
成语意思: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钻。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况且上海办捐的人,钻头觅缝,无孔不入。”
成语名称:日月入怀
成语拼音:rì yuè rù huái
成语简拼:ryrh
成语意思: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成语名称:日暮途穷
成语拼音:rì mù tú qióng
成语简拼:rmtq
成语意思: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成语名称:无空不入
成语拼音:wú kōng bù rù
成语简拼:wkbr
成语意思:比喻有空子就钻。同“无孔不入”。
成语出处: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种种法规,一切措施,马上又变活了,投机是满天飞跃,无空不入。”
成语名称:旦夕之间
成语拼音:dàn xī zhī jiān
成语简拼:dxzj
成语意思: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成语出处: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成语名称:无置锥地
成语拼音:wú zhì zhuī dì
成语简拼:wzzd
成语意思: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