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陆离
成语名称:斑驳陆离
成语拼音:bān bó lù lí
成语简拼:bbll
成语意思: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成语例子:铜器一,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斑驳陆离,瓶亦古。(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古瓶》)
近义词: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光怪陆离
反义词:清一色
成语繁体:斑駁陸離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景物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驳,不能读作“bé”。
成语辨形:斑,不能写作“班”。
成语辨析:斑驳陆离和“光怪陆离”;都有“色彩繁杂”的意思。斑驳陆离偏重在“杂乱、花花搭搭”;“光怪陆离”偏重在繁多、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可形容“光彩”或“形状奇异”以及“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斑驳陆离没有此意。
英文翻译:mixed colours or tints
成语谜面:调色板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屈原怀才不遇,他多次向楚怀王提出很多建议没有被采纳,与那些贵族阶级的政治主张存在很大的分歧。他在《离骚》中写道:“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成语名称:斑斑斓斓
成语拼音:bān bān lán lán
成语简拼:bbll
成语意思: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5回:“恰是十个队长五十个什长,斑斑斓斓的摆了一天井,都叩了头。”
成语名称:星离月会
成语拼音:xīng lí yuè huì
成语简拼:xlyh
成语意思: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成语名称:星灭光离
成语拼音:xīng miè guāng lí
成语简拼:xmgl
成语意思:比喻朋友关系不能继续。
成语出处:晋·傅玄《昔思君篇》:“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
成语名称:旷日离久
成语拼音:kuàng rì lí jiǔ
成语简拼:krlj
成语意思:耗费时日,拖延很久。犹言旷日持久。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难》:“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成语名称:星离雨散
成语拼音:xīng lí yǔ sàn
成语简拼:xlys
成语意思: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
成语出处: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成语名称:星离云散
成语拼音:xīng lí yún sàn
成语简拼:xlys
成语意思:像流星与云雨一样迅速离散。形容事物消失迅速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曲不离口
成语拼音:qǔ bù lí kǒu
成语简拼:qblk
成语意思: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成语名称:本同末离
成语拼音:běn tóng mò lí
成语简拼:btml
成语意思: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成语出处:《后汉书·臧洪传》:“……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本同末离,努力努力,夫复何言!”
成语名称:析交离亲
成语拼音:xī jiāo lí qīn
成语简拼:xjlq
成语意思:指离间亲友。
成语出处:《庄子·渔父》:“析交离亲谓之贼。”
成语名称:死别生离
成语拼音:sǐ bié shēng lí
成语简拼:sbsl
成语意思: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
成语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见母》:“死别生离辞故里,经历尽万种孤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