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牛宰马
成语名称:敲牛宰马
成语拼音:qiāo niú zǎi mǎ
成语简拼:qnzm
成语意思:指宰杀牲畜。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两壁厢敲牛宰马,做一个庆喜的筵席。”
成语例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方腊设朝,叫洞中敲牛宰马,令三军饱食已了,各披挂上马。”
近义词:杀猪宰羊
成语繁体:敲牛宰馬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生僻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敲膏吸髓
成语拼音:qiāo gāo xī suǐ
成语简拼:qgxs
成语意思: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成语名称:敲脂吸髓
成语拼音:qiāo zhī xī suǐ
成语简拼:qzxs
成语意思:脂:油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4回:“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成语名称:文君司马
成语拼音:wén jūn sī mǎ
成语简拼:wjsm
成语意思: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
成语名称:敲诈勒索
成语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成语简拼:qzls
成语意思: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三三:“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成语名称:斗鸡走马
成语拼音:dòu jī zǒu mǎ
成语简拼:djzm
成语意思: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成语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成语名称:敲金戛玉
成语拼音:qiāo jīn jiá yù
成语简拼:qjjy
成语意思: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成语名称:敲骨取髓
成语拼音:qiāo gǔ qǔ suǐ
成语简拼:qgqs
成语意思: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敲锣打鼓
成语拼音:qiāo luó dǎ gǔ
成语简拼:qldg
成语意思: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成语名称:敲敲打打
成语拼音:qiāo qiāo dǎ dǎ
成语简拼:qqdd
成语意思:指用力敲击。比喻用言语刺激人
成语出处: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如果不是开发,我们生产汽车还会像过去一样用锤子敲敲打打,现在大不相同了,这是质的变化。”
成语名称:旗开马到
成语拼音:qí kāi mǎ dào
成语简拼:qkmd
成语意思: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