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旁敲侧击

成语名称:旁敲侧击

成语拼音:páng qiāo cè jī

成语简拼:pqcj

成语意思: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成语例子: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近义词:拐弯抹角

反义词:直言不讳 直截了当

成语繁体:旁敲側擊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从侧面含蓄表达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侧,不能读作“zé”。

成语辨形:旁,不能写作“傍”;侧,不能写作“测”。

成语辨析:旁敲侧击和“拐弯抹角”;都有“绕弯子”的意思。不同在于:旁敲侧击指不从正面点明;而从侧面曲折地进行;多用于讽刺和抨击;“拐弯抹角”指说话不爽快;绕弯子。

英文翻译:in a roundabout way

歇后语:大洋鼓;打腰鼓的小伙子;扭秧歌打腰鼓

成语谜面:打锣;打腰鼓;打边鼓

猜您喜欢

旁指曲谕

成语名称:旁指曲谕

成语拼音:páng zhǐ qǔ yù

成语简拼:pzqy

成语意思: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知属吏过失,未尝面言,必因公宴引数十年前事,曰某人尝为某过得某罪,旁指曲谕,微警戒之。”

敲膏吸髓

成语名称:敲膏吸髓

成语拼音:qiāo gāo xī suǐ

成语简拼:qgxs

成语意思: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旁行斜上

成语名称:旁行斜上

成语拼音:páng xíng xié shàng

成语简拼:pxxs

成语意思: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成语出处:《梁书·刘杳传》:“桓谭《新论》云,太史《三代世表》,帝行邪(斜)上,并效周谱。”

旁通曲鬯

成语名称:旁通曲鬯

成语拼音:páng tōng qǔ chàng

成语简拼:ptqc

成语意思:普遍通达。同“旁通曲畅”。

成语出处:

敲脂吸髓

成语名称:敲脂吸髓

成语拼音:qiāo zhī xī suǐ

成语简拼:qzxs

成语意思:脂:油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4回:“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旁观者清

成语名称:旁观者清

成语拼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

成语简拼:pgzq

成语意思: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敲诈勒索

成语名称:敲诈勒索

成语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成语简拼:qzls

成语意思: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三三:“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旁搜博采

成语名称:旁搜博采

成语拼音:páng sōu bó cǎi

成语简拼:psbc

成语意思:广泛搜集采取。

成语出处:明·李贽《续焚书·序汇·史阁叙述》:“君知其难,则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务得人而后已。”

旁搜远绍

成语名称:旁搜远绍

成语拼音:páng sōu yuǎn shào

成语简拼:psys

成语意思: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旁逸横出

成语名称:旁逸横出

成语拼音:páng yì héng chū

成语简拼:pyhc

成语意思:犹言到处出没。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