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张柬之

张柬之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唐朝名相,诗人。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武则天提升为洛州司马。不数日,狄仁杰再荐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过了一段时间又得姚崇推荐,于是升任宰相。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复辟唐朝。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不久,遭武三思排挤,被流放边疆。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岁。 ►的诗文全集

生平

大器晚成

  柬之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认为他是奇才,便以帝王的辅臣期待他。中进士后,起初调任清源县丞。

  永昌元年(689年),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这时他七十多岁了。对答策问的一千余人,张柬之名列第一。授官监察御史,后累迁为凤阁舍人。

劝谏女皇

  这时突厥首领默啜请以女儿和亲,武则天想让武延秀娶她。张柬之进言说:“自古从无天子娶异民族女子的事。”触犯了武则天旨意,被调出朝廷任合、蜀二州刺史。旧例,每年派兵五百驻守姚州,此地险恶有瘴气,到此即死。张柬之力陈其弊端说:“臣考证姚州,为古哀牢国,地处八荒域外,山险水恶。西汉时尚未与中国交往,汉武帝时唐蒙打通去夜郎、滇、笮的道路,哀牢却不归附。东汉光武末年,它才请求纳为属国,设永昌郡统辖它。征收它的盐、布、毡毯、毛织品以有利于中国。它西邻大秦,南接交趾,珍奇的贡物充足。刘备占据蜀地,军备不足,诸葛亮五月渡过泸水,征收其物产用以补充军备,派张伯歧去选取强壮士兵,以增强兵力。因此《蜀志》称诸葛亮南征以后,蜀国因而富足。前代王朝在此设郡,是因为有利。现今它的盐、布等赋税不上供,珍奇的贡物不入朝,戈戟等兵器不充实我朝军队,当地资财不献给天朝大国。朝廷却耗尽官府财物,驱使、率领百姓去受蛮夷役使,以致悲惨丧生。臣私心为陛下惋惜。

  当年东汉使臣翻越博南山,渡过澜沧水,改设博南、哀牢两县。蜀地民众为此愁苦,出使者作歌道:‘越博南,过兰津,渡兰沧,为别人。’就是讽刺为贪图珍奇物产之利,而被蛮夷役使的事。汉朝得其利益,民众尚且唱出怨歌。如今却是损耗国家储备,开支、户税日益减缩,去让陛下的子民以身躯肥野草,尸骨不能归,使其老母幼子只能向千里之外哀号遥祭。朝廷无丝毫利益,而百姓却蒙受终身惨痛,臣私心为国家痛心。

  往时诸葛亮攻下南中,就地任用其首领统辖,不设汉族官员,不留驻守士兵。他以为设官留兵有三难:设官势必汉人与土著民族杂居,将引起猜忌怨恨;留兵转运粮草,祸患将日益加重;日后突然反叛,劳民费财必然严重。因此粗立法规纲常,自然长久安定。臣以为诸葛亮的策略,确已尽笼络蛮夷的纲要。现今姚州的官吏,既无强固边防抑制外寇的意识,又无诸葛亮能擒能纵的本领。

张柬之的诗文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 其一原文

唐代:张柬之

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皇姝,倾城复倾国。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原文

唐代:张柬之

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凰姝,倾城复倾国。
杏间花照灼,楼上月裴回。带娇移玉柱,含笑捧金杯。

杂曲歌辞·东飞伯劳歌原文

唐代:张柬之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
艳粉芳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
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裾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
可叹年光不相待。

相和歌辞·大堤曲原文

唐代:张柬之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
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