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的诗文全集

  2、皎然茶道——修道派或精神派茶道
  皎然上人在技之道、饮之道方面也是顶尖高手,可以说与陆羽不相上下(只何惜《茶决》失传,仅存茶诗,又由于身为佛门其对后人的影响力皎然不及陆羽。)但从现存的能反映皎然茶道的茶诗看,由于两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结构与努力方向,皎然上人在“饮茶修道,饮茶即道”方面表现得更加杰出,是他首次把“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本道”完整地、系统地通过茶诗阐述出来,而且向全世界第一次公开打出了“茶道”的概念与定义,在世界茶道史更具创世之功。由此我们认为中国茶道皇冠上的第一颗明珠应属皎然上人(如果说是中华茶学、中国茶业自然而然应该是非陆羽莫属),是皎然真正开启了中华茶道之先河,是皎然把佛家的禅定般若的顿悟、道家的羽化修炼、儒家的礼法,谈泊等有机结合融入了“茶道”,特别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诣使其饮茶修道饮茶本道方面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知道日本从最澄和尚公元805年从中国引入茶种及茶文化,后来用了近800年时间去感悟顿悟才形成了日本相对成熟的茶道。因此,凭此一点他是“茶道之祖”、“茶道之父”当之无愧。
  3、皎陆不分,双子星座
  陆羽皎然他们都是“俭德高洁”高风亮节的伟人,陆羽、皎然四十多年的友情可以说是千古绝有。在孟郊的《东野文集》中有陆羽晚年对皎然友情的追忆诗:
  万木萧疏春节深,野服浸寒瑟瑟身。
  杼山已作冬令意,风雨谁登三癸亭。
  禅隐初从皎然僧,斋堂时谥助茶馨。
  十载别离成永决,归来黄叶蔽师坟。
  陆羽这首悼念他导师,战友、笃友的诗写得情深意切,可以说字字情深,字字千斤。
  当笔者前些时候去湖州妙喜寺拜谒两位圣人遗迹时,看到在陆羽墓地隔壁皎然大师的荒坟(找了许多次才找到),对两位大师肃然起敬的同时,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沉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皎然上人连墓园也没有,坟顶也居然变成了一条荒草小路,……这哪里象是影响几十代人,诸多国家的中国茶道,世界茶道创世人的安息之地?
  此此可知,皎陆不分,皎陆难分,生相知,死相随,陆羽《茶经》有皎然的汗水,智慧,皎然茶道同样会有陆羽的智慧,见解。
  陆羽、皎然都是中国茶道的创世之祖!

茶道之父

  1、他是茶文学的开创者,在茶诗方面也首开千古佳作之先河。

  2、他是佛门茶事的集大成者。

  3、他是最早进行实验茶场、实验室茶叶科学研究的倡导者、执行者、管理者。

  4、他是“以茶代酒”,以茶为饮之风的积极推广者。

  5、他是茶叶精神功能及价值开发的探路者。

  6、他是茶圣陆羽的指导老师、兄长、笃友、物质保证者,是陆羽事业上合作交流的学术伙伴,也是陆羽科学探索的赞助者、策划者、组织者、批评者、宣传者,他是陆羽《茶经》系统工程的主要组织者、策划者、管理者。

  7、他是最早“品茗会”、“斗茶赛”、“诗茶会”的倡导者、组织者、策划者,“顾渚茶赛”“剡溪诗茶会”就是经典案例。

  8、他是茶文化、茶道理念的集大成者、倡导者,也是“佛茶之风”、“佛禅茶道”的探路者。

  一句话,他是中国茶道的创世者,开山之始祖,茶道之父,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代宗师!

  皎然多才多艺,他不但对佛学、道学、茶事、茶理、茶道都有深刻研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几百首的名篇佳作,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在是一位难得的大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佛门高僧,他不为名不为利,他既不是那些不关心世事只管修炼的佛门僧侣,也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改革家,又不是那些自我标榜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他视名利为粪土,亦文亦僧、亦佛亦儒亦道、亦诗亦茶、亦隐亦游……亦师亦友、亦父亦子、亦兄亦弟……。像恩格斯支持马克思,并一起与马克思探讨共产主义一样,他无私地帮助了茶圣陆羽完成了世界茶叶史上的第一经典巨作——《茶经》。

  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一个为茶道之父,一个为茶道之母。用现代话我们可以归结为:皎然为茶道茶文化始祖、之父,陆羽为茶业、茶学之祖、之神;仅从茶道上看,我们也可以说皎然是茶道之父、始祖,陆羽则是茶道之神。

皎然的诗文

宿支硎寺上房原文

唐代:皎然

上方精舍远,共宿白云端。寂寞千峰夜,萧条万木寒。
山光霜下见,松色月中看。却与西林别,归心即欲阑。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原文

唐代:皎然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送杨校书还济源原文

唐代:皎然

妖烽昨日静,故里近嵩丘。楚月摇归梦,江枫见早秋。
乡心无远道,北信减离忧。禅子还无事,辞君买沃州。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原文

唐代:皎然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征入朝原文

唐代:皎然

诏下酂侯幕,征贤宠上勋。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
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
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

送沈居士还太原原文

唐代:皎然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名重郊居赋,才高独酌谣。
浪花飘一叶,峰色向三条。高逸虽成性,弓旌肯忘招。

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原文

唐代:皎然

身为郢令客,心许楚山云。文墨应经世,林泉漫诱君。
欲随樵子去,惜与道流分。肯谢申公辈,治诗事汉文。

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原文

唐代:皎然

登望思虑积,长亭树连连。悠扬下楼日,杳映傍帆烟。
入夜四郊静,南湖月待船。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原文

唐代:皎然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送张孝廉赴举原文

唐代:皎然

名在诸生右,家经见素风。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