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为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其家族至韦庄时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咸通四年(863年),曾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府中当差。

  乾符五年(878年),长安应试不利,更名为韦庄。

  广明元年(880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不第,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至中和二年(882年)始离长安赴洛阳。

  中和三年(883年),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府中任职。

  光启元年(885年),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州。次年,出发前往宝鸡,听闻唐僖宗已到兴元(今陕西汉中),亦尾随而至。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计划由许昌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润州,不料七月间(桂花时)秦宗权攻占许州(今许昌),杀节度使鹿晏弘。看来此路不通,韦庄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河南开封)。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种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

  大约在光启三年(887年)正月,许昌战事已毕,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打算按原计划由许昌走陆路返浙。又得知润州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常州。据之,周宝已经不能再行依附,润州之事也无所牵挂,韦庄决定就此向北游历。他先来到河清县(今济源),又到泌阳小住。

  韦庄由泌阳出发,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

  约在同年三月,韦庄路过太行山貂黄岭,从壶关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经林、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出发经山东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烟又起。韦庄索性由此向北,一路来到了正定(今石家庄)。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长城。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他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今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回南方。

韦庄的诗文

闻春鸟原文

唐代: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送李秀才归荆溪原文

唐代:韦庄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人言格调胜玄度,
我爱篇章敌浪仙。晚渡去时冲细雨,夜滩何处宿寒烟。
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抚州江口雨中作原文

唐代:韦庄

江上闲冲细雨行,满衣风洒绿荷声。
金骝掉尾横鞭望,犹指庐陵半日程。

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因以和吟原文

唐代:韦庄

琵琶洲近斗牛星,鸾凤曾于此放情。已觉地灵因昴降,
更闻川媚有珠生。一滩红树留佳气,万古清弦续政声。
戟户尽移天上去,里人空说旧簪缨。

村笛原文

唐代:韦庄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原文

唐代:韦庄

见师初事懿皇朝,三殿归来白马骄。上讲每教倾国听,
承恩偏得内官饶。当时可爱人如画,今日相逢鬓已凋。
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

独吟(以下四首 俱悼亡姬作)原文

唐代:韦庄

默默无言恻恻悲,闲吟独傍菊花篱。只今已作经年别,
此后知为几岁期。开箧每寻遗念物,倚楼空缀悼亡诗。
夜来孤枕空肠断,窗月斜辉梦觉时。

嘉会里闲居原文

唐代:韦庄

岂知城阙内,有地出红尘。草占一方绿,树藏千古春。
马嘶游寺客,犬吠探花人。寂寂无钟鼓,槐行接紫宸。

刘得仁墓原文

唐代:韦庄

至公遗至艺,终抱至冤沈。名有诗家业,身无戚里心。
桂和秋露滴,松带夜风吟。冥寞知春否,坟蒿日已深。

虚席原文

唐代:韦庄

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
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