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吴澄

吴澄

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平生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行于世。吴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当世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的诗文全集

  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吴澄读了大量书籍。7岁时,对《论语入《孟子》以及“五经”(《诗》、《书》、《易》、《札》、《春秋》都能全部背诵,而且还学会了做诗,又能写作进士赋。9岁那一年,他几次参加邻邑课试,都是名列前茅。
  宝祐六年(1258年),吴澄刚好10岁,开始懂得治学的根本。他努力攻读大理学家朱熹编纂的《大学》、《中庸》等“四书”章句,每日诵习《大学》一二十遍,一直坚持了3年之久,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后来,吴澄曾对学者谈到自己这段经历,他说:“吾幼时习诗赋,未尽见朱子之书,益业进士者不知用力于此也。十岁偶于故书中得《大学》、《中庸》章句读之,喜甚,自是清晨必诵《大学》二十过者千余日,然后读《中庸》及诸经,则如破竹之势,略无凝滞矣。学者于《大学》得分晓,则《中庸》不难读。”
  景定二年(1261),吴澄13岁。他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开始博览诸子百家之书。时有麻沙新刻《古文集成》丛书,吴澄因家贫无钱购买,便想尽办法从售书人那里借书来读,时满—月后便按时归还。售书人曾问他:“你借的书都一本一本地读完了吗?”吴澄回答道:“你试抽书中的任何章节考考我吧!”售书人听了,便随意点出书中某页某段文字,吴澄都能熟诵如流,没有一字一句差误。售书人十分惊异,深为这个少年的苦学精神所感动,当下便将一套《古文集成》丛书双手送给了吴澄,勉励他继续用功读书,立志将来出人头地。一年以后,14岁的吴澄头上挽着两个小角丫,前往抚州郡学补试,本州儒士前辈见其文不凡,竞相赞叹。
  景定四年(1263),吴澄十15岁,他已深知科举之业不足致力,于是专务圣贤之学,伊然以圣人之道自任。有一天,他读了朱熹的《训子帖》,见到其中有“勤”、“谨”二字,如得面命而深为信服,认定这是“持养之要经,为学之大务”。随即,吴澄挥笔写下《勤》、《谨》二箴,又作《敬》、《和》二铭。《敬铭》有云:“把捉于中,精神心术;检束于外,形骸肌骨。”《和铭》则极言周敦颐程颢等学人风范以自勉。他常说:“吾读《敬铭》,则使人心神收敛,百妄俱消,如在灵祠中,如立严师侧,凄凄乎似秋,而不觉足之重手之恭也;读《和铭》则使人心神怡旷,万境俱融,有弄月吟风情,有傍花随柳想,熙熙乎似春,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其后,吴澄还写了《自修铭》、《自新铭》、《消人欲铭》、《长天理铭》)、《克己铭》、《悔过铭》、《矫轻铭》、《警惰铭》等等,可见他处处自我鞭策,时时自我激励,其勤学笃行的功夫实可谓深矣!吴澄后来之所以成为元代一位儒学大师,与他早年的自觉修养、刻苦磨炼是分不开的。

吴澄的诗文

跋牧樵子蒲萄原文

元代:吴澄

芸香楼上汗成珠,起趁清风为扫除。见此西凉甘露乳,泠然齿颊出寒酥。

渡江云 揭浩斋送春原文

元代:吴澄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釭霜。

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烂熳离披,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

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水调歌头 次韵寄皮达观原文

元代:吴澄

四垂云晻暧,一夏雨溟蒙。千奇百怪惊人,海蜃眩青红。

谁道谷城黄石,混迹长安紫陌,九万里培风。静夜欻澄霁,皎月丽天中。

问今年,年几许,尚童蒙。憨痴自笑,能裨造化竟何功。

岂意京华倦客,忽得蓬莱妙唱,流响韵商宫。此去两神剑,终久会雌雄。

木兰花慢 再用韵原文

元代:吴澄

正群芳开遍,花簇簇,蕊稠稠。看艳杏夭桃,蒸霞作糁,辊绣成球。

天然素肌仙质,对秾妆艳饰似含羞。痴绝京华倦客,贪眷忘却南州。

传闻天上玉为楼。此事付悠悠。且白昼风前,黄昏月下,烂熳同游。

神疑藐姑冰雪,又何须、一醉解千愁。自有壶中胜赏,酿来玉液新篘。

木兰花慢 三用韵原文

元代:吴澄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

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

客床百尺卧危楼。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

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篘。

寿王讲师原文

元代:吴澄

欲雪未雪云黯黑,不知此日神仙谪。桃实今经几度红,梅花仍似当年白。

厌向闽山食荔蕉,喜来江浦访鸾箫。广文客舍寒如许,自有春风长药苗。

过枯河原文

元代:吴澄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题四皓图原文

元代:吴澄

皓首出山谷,从容定储宫。储皇已御极,论赏将谁同。

飘然拂衣去,讵敢贪天功。饱茹石上芝,坐荫岩下松。

商颜郁嵯峨,千载馀清风。

题罗汉过海图原文

元代:吴澄

阿谁解衣盘礴裸,作此中乘第一果。等閒地狱骇屠沽,如许风波无不可。

巨浸弥天灵怪百,现前幻境元非我。腾蹈逍遥容易去,只有虚空无障裹。

般若岸,金刚山,超登只在霎时间。为吾说与诸尊者,更有海门关外关。

次韵玉清避暑原文

元代:吴澄

廛西水北有佳处,五月六月泠泠风。移将上界清净下,岂与尘世热恼同。

若人睡厌黄琉璃,晓梦惊走红守宫。起来忽忽动逸兴,倒指畴昔闲过从。

相邀采真无何境,嗒然熟视谁长雄。谈边了悟蝉蜕壳,区中局促鸟在笼。

杯行笑语各忘倦,西景徐射宝藏东。归来剩带烟霞馥,一眉初月浮高空。

新诗追纪昨游胜,泉思涌出清无穷。善观惭我非季子,世业早已荒寿梦。

况加白雪不易和,欲待他日不匆匆。坐间政尔挥白羽,门外又报来青童。

和篇两地一时至,灿灿星斗罗璇穹。旋温镬汤抽茧绪,陡觉平陆生奇峰。

拟代移文谢幕府,且卷片玉还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