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揭斧
成语名称:横刀揭斧
成语拼音:héng dāo jiē fǔ
成语简拼:hdjf
成语意思:指持刀执斧。
成语出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成语繁体:橫刀揭斧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现代
成语名称:斧破斨缺
成语拼音:fǔ pò miàn quē
成语简拼:fpmq
成语意思:斨:古代一种斧子。指武器破损残缺。
成语出处:《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又缺我斨。”
成语名称:斧钺之诛
成语拼音:fǔ yuè zhī zhū
成语简拼:fyzz
成语意思: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成语名称:旁逸横出
成语拼音:páng yì héng chū
成语简拼:pyhc
成语意思:犹言到处出没。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斧钺汤镬
成语拼音:fǔ yuè tāng huò
成语简拼:fyth
成语意思: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成语名称:斜行横阵
成语拼音:xié xíng héng zhèn
成语简拼:xxhz
成语意思: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
成语出处:宋·苏轼《水龙吟》词:“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成语名称:斧钺之人
成语拼音:fǔ yuè zhī rén
成语简拼:fyzr
成语意思:斧钺:古代杀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成语名称:斩木揭竿
成语拼音:zhǎn mù jiē gān
成语简拼:zmjg
成语意思: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成语名称:昭然若揭
成语拼音:zhāo rán ruò jiē
成语简拼:zrrj
成语意思: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成语名称:暴敛横征
成语拼音:bào liǎn héng zhēng
成语简拼:blhz
成语意思: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一经我设立领事,彼不免喧宾夺主之嫌,以碍其暴敛横征之举,所以始必坚拒,继则宕延。”
成语名称:月落参横
成语拼音:yuè luò cān héng
成语简拼:ylch
成语意思: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