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勿论
成语名称:格杀勿论
成语拼音:gé shā wù lùn
成语简拼:gswl
成语意思: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诸卿皆老傭也。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殽乱,儿戏尚不如此,皆可格杀。”
成语例子: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杀勿论。(《负曝闲谈》第三回)
近义词:格杀无论
成语繁体:格殺勿論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成语结构:复杂式
成语年代:近代
英文翻译:kill on the spot with no other admittance <be shot down>
成语名称:数短论长
成语拼音:shǔ duǎn lùn cháng
成语简拼:sdlc
成语意思: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成语名称:数白论黄
成语拼音:shǔ bái lùn huáng
成语简拼:sblh
成语意思:比喻计较金钱。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那吃敲才怕不口里嚼蛆,那厮待数黑论黄,恶紫夺朱。”
成语名称:斩尽杀绝
成语拼音:zhǎn jìn shā jué
成语简拼:zjsj
成语意思: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犯法。”
成语名称:数黑论白
成语拼音:shù hēi lùn bái
成语简拼:shlb
成语意思: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黑论黄”。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非是俺巧言令色,素与您数黑论白。”
成语名称:早占勿药
成语拼音:zǎo zhān wù yào
成语简拼:zzwy
成语意思: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
成语出处:《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成语名称:无论如何
成语拼音:wú lùn rú hé
成语简拼:wlrh
成语意思:不管怎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成语名称:暗藏杀机
成语拼音:àn cáng shā jī
成语简拼:àcsj
成语意思: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春生秋杀
成语拼音:chūn shēng qiū shā
成语简拼:csqs
成语意思: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成语名称:曾参杀人
成语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成语简拼:zssr
成语意思:比喻流言可畏。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成语名称:曾子杀彘
成语拼音:zēng zǐ shā zhì
成语简拼:zzsz
成语意思:彘:猪。指教育孩子说实话,要以身作则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