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杖节把钺

成语名称:杖节把钺

成语拼音:zhàng jié bǎ yuè

成语简拼:zjby

成语意思: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成语繁体:杖節把鉞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生僻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猜您喜欢

斧钺之诛

成语名称:斧钺之诛

成语拼音:fǔ yuè zhī zhū

成语简拼:fyzz

成语意思: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斧钺汤镬

成语名称:斧钺汤镬

成语拼音:fǔ yuè tāng huò

成语简拼:fyth

成语意思: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旁枝末节

成语名称:旁枝末节

成语拼音:páng zhī mò jié

成语简拼:pzmj

成语意思:比喻不重要。

成语出处:

斧钺之人

成语名称:斧钺之人

成语拼音:fǔ yuè zhī rén

成语简拼:fyzr

成语意思:斧钺:古代杀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无可把握

成语名称:无可把握

成语拼音:wú kě bǎ wò

成语简拼:wkbw

成语意思:把握:抓住。无法抓住

成语出处:鲁迅《风筝》:“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明火执杖

成语名称:明火执杖

成语拼音: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语简拼:mhzz

成语意思: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晚节黄花

成语名称:晚节黄花

成语拼音:wǎn jié huáng huā

成语简拼:wjhh

成语意思: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明火持杖

成语名称:明火持杖

成语拼音:míng huǒ chí zhàng

成语简拼:mhcz

成语意思: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成语出处:《元典章·刑部·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

晚节末路

成语名称:晚节末路

成语拼音:wǎn jié mò lù

成语简拼:wjml

成语意思:节:时期;末路:终了。末世。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成语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

晚节不保

成语名称:晚节不保

成语拼音:wǎn jíe bù bǎo

成语简拼:wjbb

成语意思: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清虚子此君轩赋》:“愿坚晚节于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