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的诗文全集
赵鼎在“铭旌”中以殷商名相傅说自比,可惜壮志未酬,便已抱恨归天。后来,爱国诗人陆游读到这两句话时慨叹道:“呜呼!不可谓伟人乎?”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宋史》记载了赵鼎死后第二年,便得旨归葬。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旧县村北面有座 “赵鼎衣冠冢”,2005年清明节前,当地村民还自发为赵鼎修葺墓地,并重立墓碑以示纪念。赵鼎在海南的贬所本为“吉阳军”,也就是今天的三亚,死后为何葬在今天的昌江县,即当时的“昌化军”境内?这一直是海南史学界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王俞春说,当年赵鼎谪居的“盛德堂”的主人是裴度的十五世孙裴闻义,裴闻义之所以接纳赵鼎,一是因为他敬重赵鼎的为人,二是因为他们的祖籍都是山西闻喜县,所以才敢冒着得罪秦桧的危险让赵鼎住下;裴闻义当时还是昌化知军,赵鼎死后,被葬在昌化军辖地,完全在情理之中。裴闻义在赵鼎自身难保,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特殊历史时期,不求自保而顾念同乡情谊,着实难能可贵。
在三亚期间,赵鼎曾写下了不少诗词,其中的《贺圣朝·道中闻子规》:“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声音。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道出了赵鼎的去国怀乡之情,也难怪他想要死后归葬内地了。
谪居水南三年,赵鼎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秦桧爪牙的严密监控,身不由己,纵然他想为当地父老乡亲做些实事好事也难以实现。但赵鼎的心却是自由的,他曾写下《行香子》一词:“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宋代:赵鼎臣
春风无情自作恶,桃花杏花总零落。欲往城西看海棠,黄尘障天无住著。
城西有客不可留,我挽其衣一颔头。梦魂夜夜绕吴越,便思飞到江南州。
满堂故人色欲动,竞把酒杯相郑重。请君一醉不须辞,尚有残春堪断送。
宋代:赵鼎臣
水穷瘴海南,陆尽狼胥北。祖宗受之天,以为冠带国。
维时耶律氏,好乱乐祸贼。夜动鼠穴中,阴计屡以默。
廷臣请加兵,薄伐陈往则。尧舜仁如天,一言群议塞。
幽燕亦吾民,此意多不识。至信及豚鱼,深恩被动植。
古来战场地,父老今力穑。耘夏水泱泱,穫秋禾翼翼。
当年守边将,至今犹血食。乌虖战危事,胜败有失得。
祖宗讳言兵,阴功千万亿。不见陂塘上,沟塍如组织。
传闻天骄儿,颇亦知帝力。祖孙相付授,日夜自约勒。
慎勿负中原,天地父母德。
宋代:赵鼎臣
造物本儿嬉,万汇同一甑。阴阳烧煮之,有此生老病。
我今知命年,过二不为盛。此身付天公,穷达听其令。
胡为生纤云,翳此秋月净。坐令盲老翁,悲啸杂歌咏。
医云肝乘母,交恶若周郑。欲知罍不耻,要在瓶毋罄。
至言若金篦,刮膜除蔽映。咄哉耕田夫,所得已负乘。
当求扬一廛,遂卜蒋三径。闭目存黄庭,燕坐收双胫。
回首谢蓬莱,问路安敢更。
宋代:赵鼎臣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宋代:赵鼎臣
巧匠未尝夸所能,解衣槃薄初不惊。纷纷众史争舐笔,我独以此全其名。
坎其击鼓瓦釜闹,黄钟大吕元希声。扬雄有口吃不语,长安小儿心欲轻。
一朝胸中吐白凤,至今千载犹仪刑。颇疑将军固多许,衔枚十万藏奇兵。
可怜吾党有壮士,疾斗不暇金鼓鸣。寄声大耿莫仓猝,火急防渠夜斫营。
宋代:赵鼎臣
少年公子麒麟种,使者选之来入贡。文章到处是青钱,谈笑有时飞白凤。
留连太学滞远业,叹息南陵发归梦。黄河一苇浩将往,太行诸山森欲动。
上堂嘉庆拜庭闱,入户埙篪迎伯仲。幕中济济尽应刘,笔下翩翩皆屈宋。
四者能并盖已难,一尊可饮何妨痛。老夫久客兴愈阑,公子远行情所重。
为见应刘借问看,惟有月明千里共。
宋代:赵鼎臣
行迈日久远,亲旧日已疏。眼中惟牙官,从我走道途。
俗状谁使汝,渐赤由近朱。颍川多名士,古来豪侠区。
历代愧不能,叩门韩与苏。酌我瓮头春,舞我闺中姝。
清言发谈笑,嘲戏颇不无。使我面辄阔,自忘官职粗。
斐然欲从之,文字相与娱。我行未渠央,欲驾复踌躇。
人生如寄耳,聚散安可图。区区惜别离,此志乃非夫。
临风但相思,有使即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