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的诗文全集
浩然正气后世称颂
王俞春告诉记者,在赵鼎还是一名“右司谏”(对朝政进行规谏讽议的小官)的时候,他就大胆进谏,发表个人意见,并基本上都得到宋高宗的采纳实施,将他升迁为“殿中侍御史”;这时朝中有人提出异议,说直接从“司谏”升为“殿中”,那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但高宗说:“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
由于宋高宗使用了赵鼎这样的忠臣和能臣,使得宋王朝从“靖康之变”中转危为安,在偏安的尴尬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纵观《宋史》中赵鼎的传记,宋高宗对他的赞誉之词十分中肯:“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赵鼎两为相,于国有大功,再赞亲征皆能决胜,又镇抚建康,回銮无患,他人所不及也。”宋高宗处理军国要事,发布诏书,也多由赵鼎先行起草。
难怪《宋史》给予赵鼎很高的评价:“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即使如此,宋高宗还是受到奸佞之臣的蛊惑,最终轻信秦桧之流对赵鼎的诽谤,将赵鼎“斥逐远徙”,魂断天涯,实在让时人和后人扼腕痛惜。王俞春说:“其实,秦桧当道之时,打压和迫害了一大批忠义之士,其中被流贬到海南岛的除了赵鼎、胡铨、李纲和李光,还有兵部侍郎王居正和岳飞的部将于鹏等人。”
赵鼎身后,海南人一直没有遗忘这位忠直的宋代宰相,而是对他景仰有加。康熙年间,崖州地区就将他与李德裕" href="http://www.youmowan.cn/shiren/9631.html">李德裕、胡铨等人一起祀入“五贤祠”;后来,府城的“五公祠”也是为了缅怀赵鼎等人而建。
明代临高才子王佐曾写过四首七律,分别吊唁南宋期间的“海外四逐客”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其中一首为《赵忠简公鼎》:“身骑箕尾壮山河,气作中原胜概多。立赞建康开左纛,左挥羯虏倒前戈。孤忠惟有皇天在,万口莫如国是何?直待崖州沧海涸,英雄遗恨始消磨。”
前人已逝,刚性尚存,赵鼎的到来和离去,都为天涯热土留下了浩然正气。可是他的非正常死亡,他的英雄遗恨,何时能够消失殆尽呢?
王俞春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赵鼎是个悲剧人物,但他的浩然正气却为后世所称颂;他被流放天涯,无疑提升了海南尤其是三亚的知名度,为三亚的历史注入了人文底蕴,对今天三亚旅游业的开发也是大有裨益的。
诗词成就
赵鼎善文、诗、词。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宋史》本传)。黄升称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他身经靖康之变,词中不乏伤时念乱之作。如写于建炎元年(1127)的〔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怀念为金人占领的家乡,忧虑国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点绛唇〕《春愁》等词,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宋代:赵鼎臣
春风无情自作恶,桃花杏花总零落。欲往城西看海棠,黄尘障天无住著。
城西有客不可留,我挽其衣一颔头。梦魂夜夜绕吴越,便思飞到江南州。
满堂故人色欲动,竞把酒杯相郑重。请君一醉不须辞,尚有残春堪断送。
宋代:赵鼎臣
水穷瘴海南,陆尽狼胥北。祖宗受之天,以为冠带国。
维时耶律氏,好乱乐祸贼。夜动鼠穴中,阴计屡以默。
廷臣请加兵,薄伐陈往则。尧舜仁如天,一言群议塞。
幽燕亦吾民,此意多不识。至信及豚鱼,深恩被动植。
古来战场地,父老今力穑。耘夏水泱泱,穫秋禾翼翼。
当年守边将,至今犹血食。乌虖战危事,胜败有失得。
祖宗讳言兵,阴功千万亿。不见陂塘上,沟塍如组织。
传闻天骄儿,颇亦知帝力。祖孙相付授,日夜自约勒。
慎勿负中原,天地父母德。
宋代:赵鼎臣
造物本儿嬉,万汇同一甑。阴阳烧煮之,有此生老病。
我今知命年,过二不为盛。此身付天公,穷达听其令。
胡为生纤云,翳此秋月净。坐令盲老翁,悲啸杂歌咏。
医云肝乘母,交恶若周郑。欲知罍不耻,要在瓶毋罄。
至言若金篦,刮膜除蔽映。咄哉耕田夫,所得已负乘。
当求扬一廛,遂卜蒋三径。闭目存黄庭,燕坐收双胫。
回首谢蓬莱,问路安敢更。
宋代:赵鼎臣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宋代:赵鼎臣
巧匠未尝夸所能,解衣槃薄初不惊。纷纷众史争舐笔,我独以此全其名。
坎其击鼓瓦釜闹,黄钟大吕元希声。扬雄有口吃不语,长安小儿心欲轻。
一朝胸中吐白凤,至今千载犹仪刑。颇疑将军固多许,衔枚十万藏奇兵。
可怜吾党有壮士,疾斗不暇金鼓鸣。寄声大耿莫仓猝,火急防渠夜斫营。
宋代:赵鼎臣
少年公子麒麟种,使者选之来入贡。文章到处是青钱,谈笑有时飞白凤。
留连太学滞远业,叹息南陵发归梦。黄河一苇浩将往,太行诸山森欲动。
上堂嘉庆拜庭闱,入户埙篪迎伯仲。幕中济济尽应刘,笔下翩翩皆屈宋。
四者能并盖已难,一尊可饮何妨痛。老夫久客兴愈阑,公子远行情所重。
为见应刘借问看,惟有月明千里共。
宋代:赵鼎臣
行迈日久远,亲旧日已疏。眼中惟牙官,从我走道途。
俗状谁使汝,渐赤由近朱。颍川多名士,古来豪侠区。
历代愧不能,叩门韩与苏。酌我瓮头春,舞我闺中姝。
清言发谈笑,嘲戏颇不无。使我面辄阔,自忘官职粗。
斐然欲从之,文字相与娱。我行未渠央,欲驾复踌躇。
人生如寄耳,聚散安可图。区区惜别离,此志乃非夫。
临风但相思,有使即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