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的诗文全集
(六)皎然精通茶理、茶业、茶叶生产
皎然不但是茶文化高手,他对茶叶生产、加工、饮茶及茶叶经营都非常了解,究竟其妙寺有实打的茶园,此茶园除了供应本寺院茶僧茶礼之用外,可能还有一部份用以创业,是“寺院经济”的一大部分(那时候以许多方丈、住持俨然象一位大地主)。现以《顾渚行寄裴方舟》一诗为证: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 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 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注:有史述为证,皎然与著名茶人、文学家陆龟蒙在长兴顾清都置有茶园,本来就是一大茶场主。)
由上述可知,皎然在此里面对茶叶生产的环境、管理、气候、采摘、品质、煎饮、销售、市场都作了全方位的描述,其对茶理,采摘、气候、时间、营销研究之深几乎是唐茶诗无出其右者。诗歌在唐代不但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记载、传播文化的主要形式。如果皎然不是对茶叶生产、采摘、市场十分了解,是写不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容又有神韵的茶诗的。